您的位置:首 页 > 军事小说 > 新二战风云 > 新二战风云目录 > 烽火连城 第三十三章 一切回到起点(第3页/共3页)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收藏本页

新二战风云 烽火连城 第三十三章 一切回到起点(第3页/共3页)


****3*6*0**小**说**阅**读**网**欢**迎**您****

请用户自行鉴定本站广告的真实性及其合法性,本站对于广告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

大树已经不好乘凉了。他的树根已经枯败了,倾倒大概已经是指日可待地事情了。

    自从进入军界高层,及至入住克里姆林宫以来,科涅夫就从不认为自己是一个正直的人,他深谙政治这个东西的规则,也知道其中的危险性有多高。所以他的处事规则,就是找一棵牢靠的大树。然后再缓缓向上爬。

    如今,眼看着自己栖身的大树就要倾倒了,科涅夫感觉自己必须另找一个栖身之地了,而这个栖身之地此时就摆在眼前,这可是一个千载难逢地机会。

    “必须融入眼前这个群体,”这就是科涅夫心中唯一的目标。此时。楚思南成为了他实现这个目标的最有力武器。嗯,也许楚思南对他来说,还不仅仅是最有力的武器。还是一个福星。由于楚思南策动的针对斯大林的阴谋,科涅夫得以进入克里姆林宫,如今,又是因为他,科涅夫提前感知到了一场暴风雨地来临,而他也将从这场暴风雨中获利。

    楚思南并不知道科涅夫的想法,他只知道在这个时候人家来探望他,就是够交情,就是朋友。因此,当看出图哈切夫斯基三人对科涅夫不感冒的时候,他便时不时地在其中调侃,融合气氛,希望化解几人之间的不和谐。不过他所做的努力并未取得多大的成效,尤其是图哈切夫斯基,他始终对科涅夫抱着极大的戒心,其最明显的表现,就是前者对科涅夫提出的问题或者是见解都爱搭不理,就好像什么都没有听到。

    几个人之间的交谈随着时间的流逝,也在缓慢的变化着。他们从最初的谈论军事问题,转而谈到了后方的工业储备建设问题,继而又谈到了国际上的风云变化、美英等国在对德作战中的优劣态势等等,最后,在科涅夫的屡次暗示以及楚思南的有心配合下,话题转到了克里姆林宫的政治方面,也就是几个人对这方面问题的不同意见的讨论。

    在这番谈话中,图哈切夫斯基说出了自己的政治构想,其基本内容同他当初对楚思南所说的那些没有什么区别,那就是他想要取消最高统帅部对国家的绝对操控权,转而将主要的政治、外交、经济等权力交还政治局,而党务方面的事务,则交由最高苏维埃中央委员会处理。最高统帅部所掌控的,只有军事方面的一部分权力,比如说作战计划的制定、作战任务的分配等等。至于说将领的任命、提升、撤销,则必须由最高统帅部提出人选名单以及相关建议,最终的决定权,则把握在政治局手中。至于一些党内处分、奖励的问题,则由各级苏维埃委员会决定。

    图哈切夫斯基认为,权力的过分集中,必然滋生腐败问题、派系分化问题、个人崇拜问题等等一系列的问题,这些问题原本应该是同苏维埃国家的政治制度格格不入的,但是事实证明,并非如此,在如今的苏联政治生活中,这些问题的严重性,似乎比西方资本主义腐朽制度还要严重。

    图哈切夫斯基甚至当着科涅夫的面,直接将矛头指向了布柳赫尔。他一针见血的指出,随着最高统帅部的改组,布柳赫尔已经腐化蜕变了,他由当初那位和蔼亲切的长者、坚定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者,转变成了一个名副其实的功利主义者。为了满足自己对权力的贪欲,他不择手段、迫害异己,甚至无视目前祖国所面临的紧迫危机。像这样的“同志”,也许让他退下来,好好的反省一下是必要的了。

    图哈切夫斯基的一番话,简直就是对布柳赫尔开战的檄文,那一字字一句句的从他嘴里蹦出来,就如同时一声声炸雷,将楚思南一伙人轰得是震耳发溃。虽然每个人都知道这一天早晚都会到来,而且极可能就是今明两天的事情,但是谁都想不到图哈切夫斯基的态度会这么决绝。要知道在所有人的心目中,图哈切夫斯基一向都是一位性格宽容、待人和善的元帅,无论是谁,都无法想象这样一个人也会剑拔弩张的同曾经的老友正面搏杀。

    在随后的一段时间里,楚思南等人愈加感受了图哈切夫斯基这次出手的决心和果断。

    按照楚思南的意见,那就是不要一次将布柳赫尔打压下去,毕竟他也是一位功勋显赫、地位崇高的人物了,对这样的人动手,要考虑各方面的影响,尤其是克里姆林宫局势的稳定。

    而雅基尔、普特纳同楚思南的意见基本相同,那就是这种事情要徐徐图之,不能操之过急。科涅夫的建议则更加具体一些,那就是可以分成两步走,首先取消布柳赫尔在最高统帅部的部分权力,然后再一步步迫他自己辞去职务。这样一来,既能够拿掉布柳赫尔,又能够保证政权的平稳过渡。

    面对诸多的不同意见,图哈切夫斯基的态度前所未有的刚断,他只说了一句话来表明自己的态度 ̄ ̄“不行!我没有那么多时间去等了!”
>>>点击查看《新二战风云》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