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 页 > 军事小说 > 铁骨 > 铁骨目录 > 铁骨 作品资料 第八四一章 安抚(第2页/共3页)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收藏本页

铁骨 铁骨 作品资料 第八四一章 安抚(第2页/共3页)


****3*6*0**小**说**阅**读**网**欢**迎**您****

请用户自行鉴定本站广告的真实性及其合法性,本站对于广告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


    “看来,安毅这家伙真是杀红眼了……不过我最钦佩安毅的也正是他这种为国为民全力以赴的精神,比那些口号喊得震天响却不见任何实际行动的所谓当代名将名帅,高尚百倍啊!”宋子文叹道。

    众人一听就知道宋子文这话里是另有所指,微微一笑,没人说破。

    蒋介石想的却不是这些,他想的是这样的大事,安毅为什么不率先向自己禀报,而是通过黄绍竑的嘴进行转达?再一个,安毅身为全军参谋次长兼华北战区前敌总指挥,为什么不率先考虑从中央军三十多个主力师中抽调兵力,而是打算从滇军和湘军中抽调?这其中是不是有什么隐情?

    要知道朱培德、张弘栾都是安毅关系亲密的长辈兼盟友,安毅在提出建议之前,肯定与两人达成了默契,要是朱培德和张弘栾借此机会振臂一呼、以实际行动奋起抗战,其政治影响之大决不在两广枭雄李宗仁、白崇禧和陈济棠之下,朱培德和张弘栾的政治声望定会迅速提高,对中央政府完全收回整个大西南的领导权将会非常不利,一直服从中央领导、对蒋介石全力支持的川黔湘地区和整个云南,很可能因此而慢慢走向实质上的自立。

    综合以上两方面进行分析,蒋介石似乎看到安毅与他这个校长之间已经慢慢出现的裂痕,至少是已经没有了原先那种信任与亲密。可是,在目前内忧外患的困境下,蒋介石不能没有声望日增、羽翼已丰的安毅集团的鼎力支持,如今的安毅在天下大乱的五六年中殚心竭虑闷头发展,不知不觉中已经成为后来居上的军阀,不!两年来东北军两次遭受重创、两次瓦解之后,安毅已经成为蒋介石之后全国最大的大军阀,更为重要的是,安毅经过内外征伐和两次中日战争,已经树立起崇高的威望,累积了深厚的政治资本,已经实现了政治上的崛起,安毅已经不再是原来那个事事忍让、甘于吃哑巴亏的谦让后辈,他已经成为全国军队和政坛中举足轻重、在中外都拥有重要政治影响力的大人物,军政两界贤达、中外各国势力恐怕没有一个人看不到安毅雄厚的实力和隐隐呈现的领袖风范。

    蒋介石心潮澎湃,百感交集,脸上却是一片平和,他知道目前唯一正确的选择,就是对安毅大力安抚,通过各种方法,利用各种手段把安毅紧紧拉在身边。还有,通过黄绍竑刚才的汇报,蒋介石明确地抓住了安毅所想要表达的重要一点——安毅集团的五个师将会“以中央军团的名义加入华北战场”,这就意味着安毅仍然尊重蒋介石不可动摇的统帅地位,服从中央政府和中央军委的领导,安毅并没有或者暂时没有任何“独立自主”的野心,否则,安毅大可不必“以中央军团的名义加入华北战场”北上抗战。

    在树立个人威望,积攒政治资本的最佳时刻,要说久历战火考验和政局变迁的安毅还没有意识到这个天大机会,那绝对是不可能的事情,哪怕安毅暂时没有意识到,但他身后庞大利益集团中那些饱经世事、大智若愚的智囊们不会不懂。

    综合数日来的反复分析,蒋介石很快得出结论:安毅在这种情况下仍然表现得如此的识大体顾大局,只能说明安毅确实在实践自己为国为民的崇高理想,安毅仍然服从他这个统帅,仍然支持他这个校长,不会在国家民族内忧外患之际,效法那些满嘴国家民族大义、满嘴仁义道德的各路枭雄,为一己之利而不顾国家民族的根本利益,向他蒋介石突然发难、企图取而代之,干出亲者痛仇者快的事情来。

    在众人或是迷惑、或是若有所思的目光注视下,沉默良久的蒋介石微微点了点头,脸上缓缓泛起一丝难得的笑容,慷慨激昂地说出了令人惊讶的一番话:

    “安毅的这个建议非常好,这充分说明安毅不但看到了战局有可能出现的不利变化,而且安毅也非常聪明,他知道我中央军主力部队正在全力围剿的关键时刻,不愿意让我中央军在‘攘外必先安内’原则下即将取得的决定性胜利毁于一旦,这才挺身而出,果断调动同样受到湘鄂川共产党武装袭扰威胁的川湘驻军,安毅这是在为党国分忧,在为我这个校长分忧啊!

    “其次,我们还应该看到,安毅不但拥有杰出的军事才华,经过多年的磨练和他自身的努力,在政治觉悟上的提高同样令我倍感欣慰,安毅非常敏锐地看到了国内的局势,看到了国内各地方势力口口声声抗日,却借此堂而皇之的旗号谋取私利、借机发展壮大的阴谋诡计,试想一下,如果朱培德将军和张弘栾将军联名通电,表示服从中央领导,听从军委指挥,已经严阵以待随时等候中央召唤,其政治影响何其广大?各路军阀情何以堪?高妙啊!”

    众人细细一项,不由频频点头——经蒋介石这么一分析,众人无不对安毅的政治智慧深感惊讶和敬佩。

    蒋介石对众人的反应非常满意,灿烂一笑:“还有一点大家可能都没注意到,安毅明知道我这回带着刘堪师一起北上,但仍然提出征召川南一线我黄埔嫡系二十四军两个师、湘滇军共三个师北上抗日的建议,只能说明安毅非常的理智,非常的务实,并没有任何亲疏之分,好恶之别,这是因为,安毅建议征召的五个师实际上实施的全都是安毅那
>>>点击查看《铁骨》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