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 页 > 都市小说 > 重生之衙内 > 重生之衙内目录 > 《重生之衙内》正文 第1104章 市长抓党建(第1页/共2页)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收藏本页

重生之衙内 《重生之衙内》正文 第1104章 市长抓党建(第1页/共2页)


****3*6*0**小**说**阅**读**网**欢**迎**您****

请用户自行鉴定本站广告的真实性及其合法性,本站对于广告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

    下午两点三十分,常委会准时召开。大家在韩旭脸上,看到了一丝隐藏得很好的不悦之色。这一点,常委们也是心知肚明。

    中午吃饭之后,红山县委书记张万荣和县长褚先民拜访了柳市长。当然,名义上,张万荣和褚先民是应召而去,向柳市长汇报红山风景区的发展规划。不过这还是引起了韩旭的不满。无论如何,市委书记在,就是礼节上,张万荣与褚先民也该先拜访书记才对。

    好在柳俊同时召见了张万荣与褚先民,尚在韩旭能够容忍的范围之内,韩书记只是心情略略有些糟糕而已。

    这个常委会,安排了好几项议题。前面的议题,大家都没有过多讨论,很快就一致通过。

    “市长,市政斧那边,还有什么议题要提请常委会讨论吗?”

    其他议题讨论完毕,韩旭照着规矩,眼望柳俊,微笑问道。

    柳俊笑了笑,说道:“我这里有一个建议,不算很成熟,也提出来和大家一起讨论一下吧……”

    韩旭微微一蹙眉头,很快又舒展开来,神色如常。

    很显然,柳俊所言不是“伟峰钢铁联合公司”的议题。

    “这个模式,是白湖县的蒋宏牧同志提出来的,他认为,白湖县经济是以农业为主的。农村经济的发展模式,是规模小,点很散,比较难于形成合力,单纯依靠县里的一两个重点项目,在全县的gdp数据增长方面,或许会有比较明显的效果,但很明显不足以带动全县广大农村和农民发家致富。要实现党中央提出来的共同致富方略,选好农村的带头人,至关重要。因此,蒋宏牧同志提出来,要加强对农村支部书记的选拔和培训,加强农村党支部的建设。”

    柳俊没有去看面前的笔记本,眼望与会的班子成员,侃侃而谈。

    韩旭又皱了皱眉头,黎敏中神色不动,娄海英嘴角露出一丝有趣的笑意,董昌则是板着脸,犹如老僧入定,其他常委,也有神色如常的,也有和娄海英一样,露出古怪笑容的。

    呵呵,市长同志在常委会上提出党建问题,倒也有趣。

    韩旭的眉头很快又舒展开来,饶有兴趣地问道:“市长,请详细谈一谈蒋宏牧同志的方案吧。”

    在蒋宏牧三个字上,韩旭略路加重了一点语气。不管怎么样,蒋宏牧是白湖县分管党群组织的副书记,他考虑这个党建问题,倒是合情合理。

    “蒋宏牧同志的计划,有两个重点,其一是选拔,其二是培训……”

    柳俊点点头,开始系统阐述蒋宏牧的意见。

    蒋宏牧提出来,要建设新农村,就必须选好带头人,农村的党支部书记,在选拔上应该倾向于有文凭、有魄力的年轻知识分子,这些人受过一定得教育,接受外界新事物的能力比较强,眼界开阔,能够迅速跟上时代的变化和潮流,相对年纪比较大的老一辈农村党支部书记,在发展经济上占有更大的优势。当然,也不是说选出了这些年轻人,就万事大吉,上级党组织,应该系统的安排对这些支部书记进行轮训,以县委党校为主,聘请相关经济专家和农技专家给大家上课,培训时间大致为半个月左右,每年轮训一次,费用由县财政统一支付。

    “市长,总体来说,蒋宏牧这个方案,有一定的可行姓……其他同志认为怎么样?都谈一谈看法吧!”

    韩旭完全进入市委书记角色,开始掌控会议的进程,眼神缓缓在与会成员面上扫过,语气平和地说道。

    黎敏中朝韩旭和柳俊点了点头,清清嗓子说道:“韩书记,柳市长,我来谈一谈吧……原则上,我很支持这个方案,带领广大农村共同致富,确实是需要一批锐意进取的年轻人来领头。不过,也应该从实际情况出发,不能搞一刀切,毕竟,农村还有一个安定团结的需要。一些年纪较大的党支部书记,在村里威望很高,虽然受教育程度是低了些,在处理基层事务的时候,经验很丰富。首先要保证安定团结,然后才能考虑经济发展,这是基本的顺序。”

    听了黎敏中的发言,韩旭略略有点讶异,同时也有点振奋。一段时间以来,黎敏中越来越靠拢柳俊,基本上只要是柳俊提出来的议案,除了娄海英,就数黎敏中是最坚定的支持者了。这一回,却是难得听到黎敏中对柳俊的议案提出不同的看法。看来他和柳俊之间,亦非铁板一块。这个做纪委工作的老干部,就算站队,也还是有一定原则的。

    柳俊微微一笑,朝黎敏中点点头,似乎很是赞同黎敏中的意见。

    事实上,蒋宏牧这个方案,也是前不久召见南睿的时候,南睿向他汇报的。白湖县委书记办公会,已经讨论过一次,原则上同意了。柳俊听了南睿的汇报,马上就想起了后世普遍实行的“大学生村官”政策。严格来说,后世的“大学生村官”政策,颇有迫不得已的原因在内。各个乡镇的干部,严重超标,许多新分配过来的年轻干部,根本就无所事事,为了保住铁饭碗,乡镇的负责干部们,就将这些年轻大学生放到各个村子去,担任支部书记,让他们多历练,美其名曰“大学生村官”,却是不折不扣的国家工作人
>>>点击查看《重生之衙内》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