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 页 > 历史小说 > 大明领主 > 大明领主目录 > 章节目录 第六百零八章 原来田斌叛变了(第1页/共2页)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收藏本页

大明领主 章节目录 第六百零八章 原来田斌叛变了(第1页/共2页)


****3*6*0**小**说**阅**读**网**欢**迎**您****

请用户自行鉴定本站广告的真实性及其合法性,本站对于广告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

    田斌为什么会突然跑到聊城,这可不是一支忠心的为了提携他的主人着想的部队,如果是是忠心为主,肯定会沿着海边或者运河而下,一路打过来,即便有蒙古骑兵的追击,也能利用断尾求生这样的方式不断的获得逃生的机会,以现在火器为主的战争模式,就冯铨的看法,田斌这样的将领很快就能穿过刚刚经历一片叛乱的清军的地盘,直接到达洪承畴的地盘上。

    也许在黄河那一边还是非常危险的,但过了黄河到达淮河岸边,即便这边的原先支持洪承畴的官员和武将都叛变了,但部队不是很多,而且刚刚经历了一场叛乱,人心未定,他们担心的应该是洪承畴会不会派兵围剿他们,这时候一定拼命的往大清朝廷派遣求援的信使求救,而不是去拦截一支英勇善战的又曾经是守卫京城的禁卫军的强大部队,即便是有些人鬼迷了心窍,想要建功立业,也召集不起足够强大的军队拦截他们。

    从搜到的情报来看,当时多隆的军队离着他们足有五十里远,而且隔着多重山河,想要追上他们,甚至和他们碰上的几率肯定不如紧追不舍的蒙古骑兵的要高多少,想要拦截,除非派出骑兵,加速跑过去,而他们的骑兵不仅经验不足,而且是临时拼凑出来的,蒙古骑兵和满清骑兵虽然厉害,可也不能阻挡几万大军的前进,尤其是现在火器证明了可以在一定的优势兵力面前完胜骑兵的情况下,派出骑兵和送死没有什么区别。

    而已冯铨对多隆的看法,有点才干,但和鳌拜这种领军作战经验极其丰富的人来说还嫩的很,而且善于逃跑才是他的主要特点。

    所以能想出用骑兵甩开大部队去追击这个办法的人一定不是多隆,多隆太谨慎了,他肯定不会允许自己的部队脱离骑兵的保护,毕竟在大清和大明的主要作战思想里面,骑兵还是主力,还是一种可决定战争胜负的因素。

    而情报上显示,多隆没有那么做,而是按部就班的带着主力部队,沿路收拢兵力,好像兵力越多就能让敌人害怕,就能让敌人束手就擒一样,其实是他缺乏安全感而已。

    他昨天的战斗表明,真的如冯铨所预料的那样,最后多隆派出骑兵迎击田斌的军队的策略是错误的,田斌的先锋军只用了一千人的损失就置换了他五千骑兵,一举消灭了他近一半的骑兵兵力。

    冯铨继续思考着田斌转变路线的问题,如果是为了躲避前方的拦阻,不知道前方的多隆部队,也说的过去,突然改变路线,出其不意的甩脱对手,这是带兵的将领经常干的事情,这有一定的风险,因为田斌的决定是把自己和部队带向一个清军兵力相对聚集的地方,哪里是清军和华夏军对峙的前线,兵力部署肯定密集,田斌该不会是想着自己的那点兵力能突破清军的那么密集的边境部署的兵力,或者想做到灯下黑,敌人想不到他会走那边,因此就改变行军路线吧?

    诸多想法都是在为田斌解释,脱身,可在最后田斌为什么会死战呢?

    到昨天上午,他即便走进了那条河谷地带,也能顺利脱身,为什么要一条路走到黑呢?

    先锋军同敌人战斗,甚至打败敌人的时候,他的大军主力还没有进入河谷地带,那片地域随便哪个山谷一走,十几里宽的地方,带着主力部队脱身也不是没有可能,而且走山区会绕开蒙古骑兵的追击,同样也绕开了叛变洪承畴清军的拦阻,至少能给大部队反应争取一天的时间,那样他们就又能把蒙古人的骑兵甩开一天以上的路程,至少能取得七十里的空间和距离,他为什么还要带着主力去迎击多隆的六万大军呢?

    把自己和军队带入一片死地,让追击的蒙古骑兵能轻易把自己堵在河谷地带出不了,这怎么看也不像是田斌的作风啊,看他从通州一路南下的神勇表现,只不过损失了一万多兵力,就通过了有四十万大军的围追堵截的清军腹地,燕京附近,然后一路狂奔,一路上摆脱了敌人,过黄河慢了点,让蒙古骑兵追上,拉近了距离,过淮河的时候,根本就不应该过淮河,直接沿着海岸线杀下去,或者走水路,那个沿途的官府有那么多兵力堵截他们,或者敢于堵截他们?

    况且过了黄河那时候洪承畴的地盘上的清军暂时还处于摇摆不定的时候,还没有全部叛变,他应该不会想到,肯定以为是到达了洪承畴的地盘可以松一口气了,所以慢了,可过了淮河他就不对了,这完全是朝着边境地带前进的趋势。

    他想干什么?

    去自投罗网吗?

    不说边境地带的清军和乡勇的兵力,就说鳌拜的大军在河北州的兵力和调动能力,就让他们无法逃走,可他还是偏向虎山行,这有点令人捉摸不透了。

    家仆苟全跑过来,“大人,洪大人请你过府一叙。”

    冯铨看了一眼苟全,不知道洪承畴这时候请他来干什么?难道洪承畴拿不定主意,想要他来替他下定决心?

    他也不知道现在应该如何选择,大清国还是华夏军,貌似眼前的处境,两边都不讨好。

    他们已经走向死局了。

    想了想,他还是觉得应该去一趟,现在军队都在洪承畴手里,看他处置鲁国和
>>>点击查看《大明领主》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