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 页 > 历史小说 > 大明领主 > 大明领主目录 > 章节目录 第七百零六章 被逼无奈的反击(第1页/共2页)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收藏本页

大明领主 章节目录 第七百零六章 被逼无奈的反击(第1页/共2页)


****3*6*0**小**说**阅**读**网**欢**迎**您****

请用户自行鉴定本站广告的真实性及其合法性,本站对于广告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

    这次华夏军不是只是驻扎了两千象征意味的兵力了,而是驻扎了一个一万兵力的海军陆战旅,还有第一舰队的四十五艘六百吨风帆战舰,三千六百水手。

    张强笑着看着战报,他完成了华夏王国历史上从来没有过的对琉球王国的胜利,将这个藩国曾经的土地掌控在自己手里,而不是掌控在后世日本人的手里,成为后世美军的驻军基地。

    当然他这也逼的洪承畴上蹿下跳,愤怒不已。

    也逼的北方的大清国和日本,以及荷兰人再次走到了一起,紧密的走到了一起。

    根据最新的情报,骤然得知鲁国进攻日本,并且取得不小的成绩以后,大清开始担心他们的后路了,他们征服的高句丽哪里,这些时间里面一直在闹,大清现在早就把哪里变成了自己的后方基地了,高句丽哪里的王朝早就覆灭了,但覆灭之后即便大清进行毁灭性的屠杀,也没有制止这片土地上高句丽人的反抗。

    不过再反抗也是不会动摇大清根本的,高句丽现在是大清的一个粮食基地,仆从军基地,从哪里招募了大量的仆从军。

    这些仆从军是目前大量的大清兵源的来源地。

    凭着这些人,大清现在已经组建了大量的仆从军,很多仆从军参与镇压和搜索那些依然坚持着女真族在荒野里面原始的生活态度的生女真人,然后把这些女真人抓回来补充到自己的满族队伍里面,进行殖民和驯化,让他们成为在失去了北方和南方大量汉人土地,以及汉人人口之后的新的军队兵源和满清人口。

    这个做的非常不错,每年能从那些荒野和深山里面搜寻到大约一万人的人口,然后几年这一万人为满清增添纯粹的大清满族人口大约是两万到三万的样子,虽然这些还都是小孩子,但在满清现在依然是铁杆庄稼的政策下,这些人口依附着这个王朝大量的汉人和朝鲜人,蒙古人这些人口产生的生产出来的材料养活。

    满清这几年经过大量的战争以后人口已经从当初最高峰近一千万人口跌落到现在的四百万人口不足了。

    损失的人口很多被华夏王国投入到了苦役营里面慢慢的死掉了。

    很多人,从小孩子阶段被教育成了拥有满族人特征的汉人了。

    当然还有从同大明,南明各个王朝的战斗中被义愤填膺的反清义士们杀掉了。

    目前大清统治的地区依然有两千万汉人,四百万不到的满族人,两百万蒙古人,几十万其他族人,在接收了投降的大金国被占领区的满族人以后,不过才四百万接近,倒是多弄了近五百万汉人,十来万蒙古人,一万其他民族的人。

    但这些人口都有任务,汉人就是百姓,他们的任务就是种田,产生财富,粮食,制造各种东西,蒙古人就是负责巡逻打战,侦查,保卫大清的草原和各处领地,其他人口就负责组成仆从军,组成民夫负责运输各种战略物资,几乎想到与炮灰和奴隶的存在。

    当然有一大部分军队还是汉人部队,因为汉人实在太多了,不拿到战场上消耗,这对不起我大清这个把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其人必当猪狗的的格言。

    感觉到威胁以后,大清已经收敛了他们同大金国的战斗,不再咄咄逼人的想要灭掉大金国,宣言自己才是大清的正统合法统治者了。

    军队现在最需要做的就是防备华夏王国,同时想着怎么应付华夏王国驱动的鲁国军队是不是想要从他们后面打他们的战争了。

    一个个大清王爷坐在朝堂上,同已经成年的康熙皇帝一起研究对策。

    最终,康熙看着诸位王爷道:“华夏王国太强大了,我们需要帮手,洪承畴是一个不错的帮手。”

    新一代肃亲王道:“不行,我们不相信那个汉官,我们需要我们自己的人,他们不能成为我们的仆从军。”

    新一代醇亲王道:“汉官还是可以的,我们朝廷里面那些汉官现在都很服帖,任命,他们现在都是我们各旗的顶梁柱,我们不能没有他们。”

    恭亲王道:“我们也许该停止同豪格的争斗,他也老大不小了,是该为我们满清族人考虑的地步了,我想我们应该派人去劝说他,停止战争,他这样做毫无意义,只能让汉人看笑话。

    即便他认为这个皇位还是他的,但依照目前的局势来说,我们占据绝对主动,他龟缩在并州,大同那个地方是没有出路的,我们已经占领了山西州绝大部分,依靠他那点江山和人口,军队,绝对是迟早被我们灭掉的下场。

    现在他肯回归,那么我们就放他一马,我们承认他在我们这里的地位要比在坐的任何一位亲王要高,资格要老,在很多事情的决策上,我们听他的,当然这个最终决策和权利不能高过皇帝陛下。”

    康熙看了看恭亲王,“那皇叔,你去一下吧,我想他不会让你难做,起码不会对你怎样。”

    恭亲王站起来,“微臣原为陛下效劳,微臣这就去。”

    康熙又转头对礼亲王道:“听说有一些泰西人早就在鸿胪寺等待召见,什么意思。”

    礼亲王站起来,面对康熙道:“启
>>>点击查看《大明领主》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