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 页 > 历史小说 > 抗日之还我河山 > 抗日之还我河山目录 > 正文 第九章 小弟赵尚志(第1页/共3页)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收藏本页

抗日之还我河山 正文 第九章 小弟赵尚志(第1页/共3页)


****3*6*0**小**说**阅**读**网**欢**迎**您****

请用户自行鉴定本站广告的真实性及其合法性,本站对于广告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

    周国勋带着李向梧快马加鞭,终于在太阳落山之前,返回了三江好的宿营地。在李向梧的精心调制下,除了两个伤势太重的弟兄无力回天,剩下的都收拾的很停当。小绺子二蛋腿上中了一枪,子弹嵌在小腿骨的骨缝里,向梧怕时间长了会感染,想要用刀子把子弹拨出来,又怕二蛋年纪小,受不了疼。就轻声和周国勋商量,建议把二蛋先捆起来,找一个背风的地方固定好。没想到二蛋人小耳朵尖,听到他们的议论,觉得这是瞧不起他。就大声嚷道:“李大哥,不用捆我,你直接招呼,我要是吵吵一声,我就不叫张二蛋”

    “小崽子,子弹卡到你腿骨上了,我得把子弹给你拨出来,这事挺费劲,不固定住你,我怎么弄呀?”李向梧觉得二蛋很有趣,笑着解释说

    “关二爷都刮骨疗毒过”

    “嚯,小崽子,还和关二爷比高下呢,你是关二爷吗”

    “。。。。。。。。”

    最终,二蛋还是极不情愿的被一根绳子固定在了一块比较平滑的青石板上,向梧还怕不牢固,又让老尕达和另一个兄弟帮忙摁住二蛋的双腿。

    向梧用手轻轻试探了探二蛋的伤口,二蛋下意识的向后缩了一下,边上老尕达关切的嘱咐说:“小崽子,要是疼得受不了,就大声吵吵两声,管事”(吵吵,东北方言,喊和嚷的意思”)

    向梧把刀子在火上烧了一会,按刚才探好的位置稍用力的挑了挑,子弹稍稍动了一下,从刀锋旁边偏了过去。向梧心里有了底,他将刀子从子弹的不同侧面探挑,把子弹与腿骨,肌肉逐渐分离开,子弹越来越松,向梧咽了口唾沫,右手腕突然较劲的一挑,一颗黄豆粒大的子弹头带着长长的血丝“啵”的飞了出去,落在了青石板下。向梧赶紧用金创药处理好二蛋的伤口。

    二蛋浑身虚脱,汗水把身上的衣服都湿透了,整个人象是小了一圈。但他仍然用尽全力,故作翘皮的说:“李大哥,我一声都没吵吵。

    向梧低头把子弹头捡了来,擦拭干净放在二蛋衣袋里,心里同时想:“这小崽子,长大了肯定是个了不得的人物“

    周国勋正在向三江好讲述着事情的经过,三江好虽然从未见过武明骥,但这次如此危急的关头多亏武明骥仗义相救,又见李向梧言语豁达,豪爽过人,丝毫没因为弟兄们的土匪出身就稍有怠慢,料想向梧身后的武明骥也必非寻常之辈。(可能这就是惺惺相惜吧)。后来又听周国勋转达武明骥的结纳之意,不由大喜过望,他右掌攒成拳头,重重的捶在自己大腿上,说“妈的,等不及了,这就去,见见这位武兄弟。”忽然神秘人物孟老七走过来,歉意地站在他面前,说:“大当家的,弟兄们已经平安了,我今夜也要走了。”

    三江好莫名其妙他说:“你要走了?为什么不等天明?害怕打仗?”三江好用眼光逼着孟老七的眼睛问,心中恼火。

    “不是,不是,”孟老七赶快笑着说,“大当家的,如果我再不走,这队伍就彻底给我连累垮了。”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你胡说什么?”三江好继续瞪着眼睛问。

    “我不是胡说。我就是官府抓的那个**李育才

    这个答案并不出乎大家的意料,前天孟老七视死如归,临危不乱的大将之风给大家的震撼太大了,但孟老七亲口说出来他是李育才,三江好却大吃一惊,愣了半天,才又问:“孟老七,你不是卖鸡蛋的吗?怎么是卖。。。。那个啥,李育才?”还好三江好机灵,最后总算把“卖”后面的“国贼”两个字及时的省略掉了。

    “大当家的,我也不瞒你了,我不叫孟老七,也不叫李育才,我真名叫赵尚志。这次官军主要是冲着我来的,结果把兄弟们连累的这么惨。请大当家的放心,明天我会故意露一些行踪。转移追兵的视线”

    赵尚志,辽宁省朝阳县喇嘛沟村(今尚志乡尚志村)人,是中国三四十年代最著名的民族英雄,抗日将领。与杨靖宇将军齐名,当时人称“南杨北赵”,我们现在通过史料看到的大都是他作为抗日英雄,一方豪杰风光的一面。却很少有人关注他异常坎坷的人生遭遇。其实,他的一生是非常不平坦的。即使是在他事业的最顶峰时期,各种打击报复,污告陷害仍然是他生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在他十七年的党员生命里,曾经被三次开除出党,各种批评,警告,处分更是不计其数。

    他生于1908年,小时候为了生存相继作过仆役,裁缝,信差,1925年在哈尔滨加入中国**,这年11月入黄埔军校学习。没等到毕业就赶上蒋介石提出“整理党务案”,赵尚志便退学回到了东北。从1926年到1931年初这段时间里,赵尚志先后在哈尔滨、双城、长春、沈阳等地从事革命活动,并因此多次被捕。据不完全统计,在这5年时间里,他在监狱里过了2年8个月。直到1931年初,党组织花钱疏通关系,才把他营救出狱,他出狱后,化名李育才,继续从事革命斗争。一月底,他奉命执行一次与“中东路事件”有关的任务(可能是贴标语,发传单。)。引起了东北军当局的高度重视。东北军刚在苏军手里吃了大
>>>点击查看《抗日之还我河山》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