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 页 > 历史小说 > 权舆 > 权舆目录 > 章节目录 第四节 卫巫往事(第1页/共2页)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收藏本页

权舆 章节目录 第四节 卫巫往事(第1页/共2页)


****3*6*0**小**说**阅**读**网**欢**迎**您****

请用户自行鉴定本站广告的真实性及其合法性,本站对于广告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

    八月,一场纷乱的秋雨横扫苍榆,眼看收获在即,秋雨来袭,城里已是一团慌乱,趁着这慌乱,老聃身披斗笠进了城。

    他有意让苍榆注意不到,李靖也不能出卖他,再加上张义,三个人就这样走在街上。

    傍晚雨霁,彩虹横空,街道两边传来朗朗的读书声。

    绝非听错或者只是远远听闻:“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稚气的声音深具穿透力,在街上反复回响。

    老聃一下站住了。

    古井不波的内心波澜起伏。

    这就叫口口流传吗?

    他看向李靖。

    李靖娓娓道来:“城中新梳理过户籍,简化为周、亭、闾、邻治理,苍榆要求每闾都要有塾,供适龄孩童入塾,为方便孩童入塾,几乎所有塾都设在四通八达的主路上,为了照顾帮助家里干活的孩子,塾从傍晚开始上,掌灯时送回各家,所以我们这时通过,就会听到他们读书的声音。”

    老聃轻声说:“带我去看看。”

    李靖问了人,很快找到一间塾,那塾的门口还坐着几个敞怀的老人,他们皮肤皱起,牙齿稀疏,见到老聃眼前便是一亮,张口问道:“老先生。你这是多大年龄了呀。”

    老聃笑道:“过百啦。”

    几个老人全震惊了。

    他们有的站起来,有的想质疑,但老聃的胡须和眉毛足以让他们相信,他们就见老聃站在塾边,背对着,便低声议论起来。

    老聃站在塾外,看到一排排坐着的孩童。

    这里面还有几个女孩,扎着丫辫,更有看起来瘦小,看起来刚过牙牙学语年龄的,个个按照要求跪坐在席,塾师看起来像刚刚从官府中放衙的小吏,大袖垂裳,年龄不是很大,手里抚着像箭矢一样的长杆,身边放着一个用来写字的沙盘。

    塾师并没有一句一句领读,而是兴高采烈,与孩子们在一起背诵。

    老聃觉得鼻子憋得酸。

    百十年来,他很久就都没有这种感觉了,然而今天不知为何,被触动。

    他从塾中走出来,想去投宿,李靖给他摇了摇头,请求说:“去与官府说一声吧,没有籍,没有旅登,是会被报官的。”

    老聃还好。

    张义吃惊道:“怎么?我们又不是坏人?”

    老聃叹气道:“公子策用了卫巫。”

    他走得大步流星。

    李靖还以为生气了,跟着他走着,张义更是小心翼翼跟着身后。

    老聃说:“几十年前,我已经记不起是哪一年,有个卫国来的年轻人,来朝歌向我求学,他说他叫卫非,那是个异常干净的年轻人,白皙,头发一丝不乱,甚至左侧几根右侧几根都是数过的,他的衣着更是一丝不苟,我问他擅长什么,他说数和礼。他问我,为什么数不可入礼?”

    张义笑了。

    他问:“难道他打算规定见了人要行礼,行几个都规定下来?”

    老聃不否认,轻声说:“是呀。”

    张义懵了。

    老聃说:“之前公侯伯子男的封国,其实没有定数,不是非要几里,但他说,不对,怎么可以这样呢?难道公国可以比男国还小吗?如果不制定标准,久而久之,它比男国还小了呢?”

    老聃又说:“他将城,畿,野全都一一厘清,规定为多少里。”

    老聃说:“当时的王听说了,请他去,让他修正礼法,你们现在看到的商礼,其实不是当初的商礼,当初商立国,率土都是山野,封多少封臣都填不满,谁去规定哪个封臣要达到什么样的标注呢。”

    张义叹道:“王不被他烦死?”

    老聃少有地开了一下玩笑,道:“也许就是被他烦死了,王座更替几回,后来的厉王是他的学生,继位后,眼看商有顽疾,就打算用他的主张改制。当时反对的人太多了,人门都不再叫他的名字,而称他为卫巫……他就是厉王之乱第一个被杀死的那个卫巫。”

    老聃难过地说:“他是我的学生,因此我受到牵连,丢官了好些年。”

    这回轮到李靖吃惊,问他:“卫非的主张与老师大不同。”

    老聃问他:“那又有什么关系呢?因势利导,因材施教罢了。在他眼里,点清一切才是他的道。”

    李靖知道,老聃想那个学生了。那个学生也许每次都反驳老聃,但他在老聃心中留下了浓重的一笔。

    老聃背着手,自嘲道:“我一生主张不尚贤,却成了圣贤?”

    他们去龙方,是宗伯在协调,李靖熟悉情况,就找去宗伯的衙门,此时衙门放衙,却留有人值班。

    此人一听圣人回来,非要再找人送他们。

    将人送到当年的承鼎广场,李靖先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问护送的人:“这不是君上新盖的公室吗?”

    护送
>>>点击查看《权舆》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