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 页 > 武侠小说 > 鬼物夜语 > 鬼物夜语目录 > 章节目录 第一章 千年光景,朽木难雕(第1页/共2页)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收藏本页

鬼物夜语 章节目录 第一章 千年光景,朽木难雕(第1页/共2页)


****3*6*0**小**说**阅**读**网**欢**迎**您****

请用户自行鉴定本站广告的真实性及其合法性,本站对于广告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

    星移物换,时光如流,武朝昌盛八百载,终是因为末代帝王昏庸无道,信任奸邪而分崩离弃。

    在一名被后世文人墨客大着笔墨的女子的刺杀之下,昌盛了八百年的武朝随着昏君的头颅落地而划下了据点,而随之,诸侯割据,王朝矗立,这个天下进入了最为混乱动荡的年代,那时节,大大小小出现了近三十个国家,哪怕是一个“翎”字就先后有前翎,后翎两国,天下间兵荒马乱,战火频频可以说是你方唱罢我登场,东家兴起西家败。

    这样的光景维持了一百多年,莫说什么路有冻死骨,莫说什么野死不葬乌可食,连年征战百姓苦不堪言,甚至有沿海百姓在帆船被征用的情况下冒死架轻舟出海去寻仙岛避难,可连仙岛的影子的都没见到就葬身鱼腹了。

    终于,在西蜀之地,蜀国皇帝父子兢兢业业,借巴蜀天险躲避中原战火,富国强兵,借南方蛮族以练精兵,终于,在老皇帝去世后的第五年,蜀国皇帝出兵中原,一举横扫天下,在能臣辅佐之下十年时间打下整个天下,定都城于黄土山东北三十里的樊城为都城,建立大蜀,一统天下,定年号宣德,建国之年便是宣德元年。

    宣德三十年,朝阳出云海,已经因当年大蜀皇帝驻军而更名为驻龙坡的黄土山东北十里之处,一座村庄已是炊烟袅袅,村落中央一户大宅,门庭高阁,雕梁画栋,其上以龙飞凤舞的两个大字“李府”,门口两座石狮庄严威武,二目如电俯视街道,看守门宅。

    吱呀!

    一声响,院门打开,一名少年身着白色长衫,腰悬玉佩,迈步走了出来,身后老管家疾步而出连连呼喊:“少爷少爷!”

    老管家年近花甲,头戴青色方帽却依旧遮掩不住双鬓斑白,虽是如此,但老人足下脚步却不见迟缓,快步连环,显然年轻之时便是好手。见少年停身转头,老管家脚步加快几分来到少爷面前躬身施礼却被少年一把搀住:“董叔,说多少次了,您是长辈,不必如此。”

    少年声音温吞圆润,将老管家扶正,问道:“董叔今日有事?为何拦我?”

    “少爷,折煞老奴了,折煞老奴了,我知道,今天是你去刘先生那的日子,若是搁在以往,老奴说什么也不会阻拦少爷,可今日不一样啊,少爷,日前老爷来信,说是和夫人要带着清风少爷,清灵小姐来此看望老太君,今日便到,方才快马传讯,今日午时必到,少爷,你今天可不能去刘先生那了。”老管家说道。

    少年歪了歪头,眨了眨眼,说道:“午时?那现在才卯时,还早着呢,我今日就是去刘先生那去取一本书,去去便回,去去便回。”说完少年人转身就走。

    老管家登时一愣,脚步已转再度来到少年身前,拦住少年去路:“少爷,老爷这次来一是看望老太君,二便是考察你的功课,将你带回京城去,少爷 ,你今日说什么也不能去刘先生哪啊!”

    “功课?考教我功课干什么?我有不想去京城!”少年人一连三问,加之一脸无辜的表情,让老管家,心中升起一丝恨铁不成钢的心思,少年名叫李清涟,可以说是家世显贵,其父乃是当初追随当今圣上平定天下的从龙之臣,而且是所有开国元勋之中战功最为显赫的一名武将。在朝中身居高位,生有七子,只不过四人在战乱中夭折,只余下老大李清风,老二李清涟,以及老三李清灵。

    其中,李清风自幼喜读诗书,才思敏捷,七岁能作诗,九岁可作赋,可以说是一名神童,是从当朝宰相,虽是聪慧,却从未怠惰,虽是天才,却从不傲慢。本来可秉着父辈荫庇入仕,却隐姓埋名,偷偷参加科举,若非是当朝宰相在皇帝批红之时瞄到一眼,认出自己弟子的字迹,当年的金科状元便已是李清风的囊中之物了,但皇帝仍是将李清风批为探花入了三甲。

    而老三李清灵则是喜好挎剑弈棋,曾于京都棋楼会战天下弈棋高手,连续七天未有败绩,后来被誉为南朝棋圣的楚江正在帝都,与之手谈三局,竟是一胜一负一平,楚江当时感慨,两年之后,弈棋一途魁首必是此女,有此,女魁首,女夫子之名不胫而走,引得当时皇太后差点下懿旨,将李清灵做太子妃,若非当时李清灵年方八岁,而太子已是年近不惑,怕是此女已入东宫,未来凤辇可期了。只不过后来老将军生怕自己姑娘过分聪慧引来不必要的麻烦甚至让导致未来无人前来求媒,限制李清灵的活动。

    可偏偏这老二,文不成武不就,喜好鬼怪奇谈,妖狐志异,而在五岁那年与李清灵游览驻龙坡莫名失踪再现后更是变本加厉,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扑在鬼怪志异,民间怪谈之上,惹得那在沙场上金戈铁马最是信奉我命由我不由天的老将军请来无数法师异士看看自己这本来聪明伶俐的二子是不是被那山间妖狐迷了心智,只是,李清涟的作为是真的兴趣索然,哪怕是老将军请来了几位着实有真才实学的高人也看不出个所以然来,于是,老将军只能将二子留在老太君的身边,一是替自己尽孝,二是希望自己的儿子能自己开窍。

    老管家心中暗叹,二公子自幼聪明伶俐,幼时虽然喜好神神鬼鬼之事,但终究有个限度,不像现在,不求
>>>点击查看《鬼物夜语》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