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 页 > 历史小说 > 三国志之辅佐刘备 > 三国志之辅佐刘备目录 > 第三卷 荆襄霸业 第二百五十九章 百年之计(第2页/共4页)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收藏本页

三国志之辅佐刘备 第三卷 荆襄霸业 第二百五十九章 百年之计(第2页/共4页)


****3*6*0**小**说**阅**读**网**欢**迎**您****

请用户自行鉴定本站广告的真实性及其合法性,本站对于广告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

雕塑、会计等。

    如具特出才艺或资质特佳,也可同样进州学、甚至中央书院学习,毕业後可担任书院教师之职,或进入公营企业担任专门雇员,待遇相当优渥。

    担任教职的,当然是以陆羽的几位爱妻为主,如秦思雨、蔡琰教授星算及文学,糜贞教授医学护理,甄宓教授商学、会计,连乔瑛、张月儿也不甘寂寞,分别担任书院的乐师及厨师-哦,不是司琴和司厨,是当音乐老师和厨艺老师。当然,像黄月英、百合公主等,也在教师之列。

    二年後,纷纷有学成的年轻女子,或者担任书院助教,或者把所学应用在社会中,开店经营或从事工商,不仅为各行业注入新鲜的活力,也让政务的运转和工商的繁荣,都有高速的成长,为刘备军日後的统一大业,以及向外开拓,一再累积了厚实的根基。

    如果有女子不让须眉,自认习武不输士兵,也可进武院学习;若通过各等考试,也可在军中担任校尉等职,主要是负责文书及後勤业务,甚或必要时也可支援战场。不过前提是要在心理素质层面,通过非常严苛的考验;否则在这个年代,女子上战场天晓得会遭到什么後果。这可是十个陆羽也承担不起的严重之事啊。

    为此陆羽考虑良久,终於成立了华夏有史以来,第一支女子“特种队”学校,教官的人选,自然是他的爱妻,马文鸳和秀儿,还有以後接回来的孙尚香,此外还有马云禄。

    建安十五年,公元二一○年,终於有了第一届的毕业生,包括了文聘的女儿文鹭,关羽的女儿关凤,高顺的女儿高琳,张辽的女儿张玉儿,黄忠的女儿黄天玉等,首先被派往西北,在雷龙军团里任职;半年後,她们在战场上大显身手,为父亲也为自己,挣得了极高的名声,不过更重要的,是无形中也得到了好姻缘。这是後话,在此不表。

    女子书院和武院的成立,间接影响的是女子地位的抬头。过去由於生产力主要依靠男子,所以女子逐渐变成附庸,甚至流为如同无人格的货物,可任人“交易”。现在藉著给她们一展身手的舞台,发挥了她们的确无愧“半边天”的地位,在职场的表现丝毫不逊男子,使社会中一些受歧视的职业,因为专门技艺而提高了,例如“卖身不卖艺”的歌者、舞者、乐者。

    当然最重要的,就是陆羽原先提倡的:凡在书院的学生,可以发表任何言论,不用受老师的追究,即使与老师的观点相悖;还鼓励同窗间互相交流辩论。在蔡琰、甄宓、秦思雨等才女的主导和鼓励下,女子学院的学生,纷纷对传统宗法社会中“男尊女卑”的思想,提出多方的质疑及辩论,诸如:何以生男曰弄璋,生女曰弄瓦?男子可以多妻,女子却要守节?男子可以休妻,女子却不能离夫?男子可以弃旧迎新,女子却不能要求白头偕老?为什么“妇人识字多诲淫”,无才便是德?夏桀、商纣无道,亲小人、远贤臣,那不都是男子吗?何以独怪罪“女人是祸水”?……

    由於刘备的支持,陆羽的坚持,所以很快的就让辖下五州的男丁、女子都动员起来,为战後的重建与建设的繁荣一起努力。虽然人口仅占大汉的三分之一,但相较於男女有别、对女子仍多歧视,一时还无法接受这种先进想法的关东与江东而言,进步的幅度自然是以倍计;何况刘备军的辖地几达大汉的一半,又处於可以向三方开拓的有利局面,怎么都占优势。随著时间的推移,一统大业几乎指日可待。

    日後寥寥数卷的《帝国简史》,简述帝国一统的过程与功过,竟有一卷专论女子书院的成就,可知陆羽的这一坚持,影响有多深远。

    总体来说,按陆羽的规划,刘备军辖下的五州,各在州治所在成立州级书院及武院;长安则成立中央级的书院及武院,地位等同於两汉时的太学。

    为了提倡学术风气,陆羽还主导了一项影响深远的宏大措施--建造一所“万世书阁”,由蒲定设计、马钧施工,等於国家图书馆,尽可能搜罗民间藏书,鼓励各方捐赠,还找了一班文笔工整的文士,把其中非大量使用的书籍誊抄五份,校对後分藏於五州的州治所成立的“千秋书馆”,供书院和武院学生借阅。

    为了怕书籍受损,陆羽定了一个办法:各级书院凡欲毕业的学生,至少须誊写三至五本不同的藏本书籍。由於活字印刷技术,许多重要的书都普及翻印,提供学术辩论及研究。

    此举建立了自东汉和帝以来--或者说得更大,是自华夏有史以来,盛况空前的读书风潮。

    各藏书阁的设计,采用极为严格的保护措拖,主要是为避火、避虫、避风、避潮、避雷、避震等,同时四周环植竹木,又在书阁前凿池蓄水,严禁携带一切火种接近;同时订有《书约》,由专人具体管理。每隔十年,便须将藏书重新全部审核,视需要重新摹抄校核过,重新典藏。

    帝国一统,在陆羽辞世後,子孙遵其遗意,建造了一栋“百芳书楼”於广元,一面作为对他的追念,一面当作陆氏子孙的私人藏书楼,不但将住宅与书楼隔离,并且由长子陆函立下规矩:“代不分书”!而且不论子孙如何开枝散叶,每代均须推举至少二人,尽到守
>>>点击查看《三国志之辅佐刘备》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