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 页 > 玄幻小说 > 燃烧的海洋 > 燃烧的海洋目录 > 卷二 疯狂的前奏 第四十二章 第五代(第1页/共2页)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收藏本页

燃烧的海洋 卷二 疯狂的前奏 第四十二章 第五代(第1页/共2页)


****3*6*0**小**说**阅**读**网**欢**迎**您****

请用户自行鉴定本站广告的真实性及其合法性,本站对于广告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

    第四十二章第五代

    在航空化时代,衡量一支海军的不仅仅是战舰,还有更加重要的舰载航空兵。

    二零三零年,随着美国的F-X项目的初期研发工作正式结束,诺思罗普公司的F-44从原形机发展到量产型,中国的J-30/J-32项目正式进入工程制造阶段,航空兵正式进入了第五代时期。

    严格说来,第五代战斗机才是美苏冷战结束之后的第一代现代化战斗机。

    以F-22A为代表的第四代战斗机,要么是在美苏冷战时期研制,要么是利用了美苏冷战时期的技术积累,在指导设计的战术思想上,第四代战斗机仍然遵循了美苏冷战期间的基本规则。

    虽然美苏冷战结束之后,第四代战斗机的研制工作受到了很大影响,比如F-35项目就拖延了十几年,俄罗斯的T-50更是几经坎坷,但是与第五代战斗机的研发工作相比,这些麻烦就算不了什么了。

    在第二次朝鲜战争之前,美国率先提出了第五代战斗机的概念。

    说得准确一点,是提出了第五代战斗机的发展方向,即“无人化”。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美国海军率先搞出来的X-47B舰载无人战斗机。当时,美国甚至宣称,将在二零三五年之后用无人战斗机替代百分之九十的有人战斗机,而美国海军还在二零一一年左右制定了相关的计划。

    第二次朝鲜战争,直接毁灭了这个美好设想。

    在恶劣的电磁环境下,特别是在电磁武器大规模使用的情况下,无人战斗机的可靠性与作战效率都是无法逾越的障碍。

    结果就是,第二次朝鲜战争之后,美国再也不提无人战斗机了。

    只是当时,谁也不清楚第五代战斗机的准确发展方向。

    东海战争前的五年里,美国做了大量理论研究,结合第二次朝鲜战争的经验,提出第五代战斗机应该以多用途为主。

    原因也很简单,在第二次朝鲜战争中,美国缺乏的不是制空战斗机,而是性能卓越的多用途战斗机。要怪也只能怪F-35项目拖延了十几年,到第二次朝鲜战争爆发时,美军的第四代多用途战斗机少得可怜,仍然让F-16、F-15E与F/A-18E/F等第三代战斗机充当对地打击主力。

    针对这个问题,美国在这个方向上花了不少力气。

    比如在二零一七年,美国启动F-X项目的时候,洛马、诺思罗普、波音等公司就各自拿出了设计方案,而且都以多用途型为主。洛马的方案是利用F-22A的成熟技术,研制一种重型多用途战斗机。诺思罗普则是利用YF-23的技术积累,提出了一种无尾布局的多用途重型战斗机。波音的方案最为超前,是一种采用了翼身融合技术的无尾翼布局的重型战斗机。

    当时,这三家公司在前期研制上就各自投入了上百亿美元。

    结果是,东海战争彻底改变了美军的观念,认识到在未来战场上,将面对一个比前苏联强大得多的对手。

    如此一来,任何多用途战斗机都不可能成为真正的制空战斗机。

    原因很简单,在东海战争中,中国空军用J-11C等针对机动性做了全面改进的第三代战斗机击败了用F-22A武装起来的日本空中自卫队,而且在空战中,取得了非常傲人的交换比。更重要的是,东海战争中的空中战斗,有百分之六十五为空中格斗,并且取得了超过百分之七十的战果。

    也就是说,在下一场战争中,格斗将成为主要交战方式。

    如此一来,战斗机的空战机动能力就是首要性能。

    多用途战斗机为了照顾对地打击等任务需求,必然在性能平衡上做出妥协,也就必然牺牲空战机动性。拿F-15E来说,其空战机动性就远不如F-15C。在F-22A的基础上改进而来的FB-22更加极端,基本上没有空战能力。

    结果就是,到二零二零年,美国空军调整了F-X项目。

    到此,第五代战斗机的发展才走上正轨。

    只是,在另外一个问题上,美国与中国仍然存在着较为明显的分歧。

    从一开始,美国空军就把重点放在了重型战斗机上,认为只有重型战斗机才有足够的能力成为优秀的制空战斗机,任何轻型化的战斗机都会受自身限制,在制空作战能力上存在严重缺陷。

    当然,这也是之前的发展规律。

    第三代战斗机与第四代战斗机中,都是重型战斗机司职制空,轻型与中型战斗机以多用途为主。

    受此影响,F-X项目从一开始就被确定为重型战斗机。

    六年之后,洛马与诺思罗普公司获得了第一阶段竞标胜利,分别从美国空军获得了一百四十亿美元的前期研发经费,洛马公司的方案被赋予YF-42的代号,诺思罗普公司的方案则被赋予YF-44的代号(YF-43原本是留给波音公司的,结果波音公司在第一阶段竞标中败下阵来)。

    最初的时候,洛马公司的呼声最高。

    原
>>>点击查看《燃烧的海洋》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