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 页 > 其他类别 > 做人曾国藩,做事胡雪岩 > 做人曾国藩,做事胡雪岩目录 > 章节目录 第60章(第1页/共2页)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收藏本页

做人曾国藩,做事胡雪岩 章节目录 第60章(第1页/共2页)


****3*6*0**小**说**阅**读**网**欢**迎**您****

请用户自行鉴定本站广告的真实性及其合法性,本站对于广告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

    第三章学会变通,做事更轻松

    在通往成功的路上,总是有不可预计的风险和坎坷,同样也蕴含了无限机会,这就需要一个人懂得如何变通。看准时机,下对筹码,创造机遇,做事留条后路,终归能让成功来得更快些,也能延长成功的寿命。

    3.1变通才是方法

    不管是把握机会,还是创造机遇,都需要人随机应变。身为一个管理者,需要多角度思考,多方面看问题,才能保证在某条路走不通时能够及时转身。

    市场的环境瞬息万变,一成不变的做事方法并不适合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生存。只有掌握了不断变化的规则,做出适时的反应,才能在市场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胡雪岩正是在这一点上做得十分出色,否则也不会成就几十年的商业辉煌。他的变通,是在面对不同人、不同环境、不同问题时,采用不同的做事方式、态度,以及解决方法。这是中国哲学思想中的“顺变”,顺应变化,在变化中找到利于自己发展的机会。

    当然,“顺变”需要一定的胆量和头脑,正如胡雪岩大胆接受太平军的存款一样。

    当太平天国被镇压之后,残余的太平军处境艰难。他们除了担心官府的抓捕外,最大的问题就是兜里的钱财不知道该往哪里安放。如果不是一个乱世,恐怕所有钱庄都会像上宾一样接待他们,可偏偏他们是清廷眼中的落水狗,是所有人避之不及的瘟疫,哪里还有钱庄敢做他们的生意。

    大笔的银两无法带在身边,一是目标太大,一是不利于颠沛流离的逃亡生涯。胡雪岩早早意识到了太平军的问题,他认为如果接受太平军的存款,将是一笔不错的生意,但是太平军的银子跟他们本人一样都是朝廷追拿的对象,存在哪里都有风险。不过高风险往往联系着高利益,胡雪岩决定一试运气。

    跟几个化名的太平军接触一番后,胡雪岩产生了些许顾虑,因为对方提出了一个几近刻薄的条件:这批银两存为定期,三年或五年为一期,到期后,钱庄要如数给付,不必支付利息。这本身是个正常的存款要求,甚至是个低三下四的要求,但是用在太平军身上却不太正常。这些银两随时会被官府发现,也随时会被查封,倘若如此,按规矩钱庄根本不负责到期后的如数给付。也正是有着这样的风险,太平军才对钱庄的要求更为苛刻。

    胡雪岩思前想后,觉得这笔买卖可做。于是他找到钱庄的张掌柜,希望得到他的同意。按照当时的商场规矩,钱庄的一切大小事务由掌柜处理,即使是大老板,在做重大决定时,也必须征得掌柜的同意。

    张掌柜一听,心里“咯噔”一下,他知道胡雪岩大胆,却没想到他大胆到跟朝廷作对。更重要的是,胡雪岩一向都奉公守法,对朝廷说一不二,怎么能在此时倒戈相向,站在了朝廷的对立面,而且还接受了如此高风险的存款条件。他告诉胡雪岩,太平军的银子属于赃银,被查出来是要受株连的,即使他们都化名而来,我们可以装作不知,可总归是对不起天地良心。

    对于胡雪岩而言,生意人的良心是对客户而言的。不欺瞒、不诈取、公平交易、乐善好施,这就是良心。对于朝廷而言,讲良心是官僚的事。廉政清明、公正不阿、鞠躬尽瘁,这是官僚的良心。可是如果官僚都不对朝廷讲良心,那商人跟朝廷又有什么良心可言。太平军被抄底的时候,多少银两都被贪官污吏据为己有,朝廷真正得到的不过是九牛一毛。于是胡雪岩认为,倘若这笔银子存在钱庄,他们可以将其贷给那些不讲良心的官员,去赚他们的利息钱。这远远好过让一笔笔白花花的银子都进入赃官的口袋。

    张掌柜一听,茅塞顿开,普天之下,最不讲良心的就是官僚。与其把银子白送给他们,还不如从他们身上大赚一笔。而且那些负责追缴太平军的官僚,在自己捞够后,根本不再去想如何消灭“余孽”,更别说会追查赃银的下落。如若真的一查到底,恐怕最先吃官司的就是自己。

    如此一来,这笔生意倒是无本万利,不需要支付给太平军利息,而放贷时又可以收取高额利息,当真划算。就这样,胡雪岩从变化的时局中又找到一条生财之路。他变通的不是原则,而是思维方式。

    其实早在太平军攻破杭州的时候,胡雪岩就跟太平军有过牵扯,只不过不关乎钱财,而关乎性命。如果不是他懂得应变,恐怕一家老小不是被太平军杀了,就是已被朝廷诛灭。

    当时胡雪岩受了王有龄的嘱托在外筹集粮食,以及寻找援军。没想到太平军很快就破城而入,王有龄也以身殉职。太平军入驻杭州之后,首要任务就是找寻当地的富商来为自己的军需提供资助,胡雪岩自然是他们想到的第一个人物。那时候胡雪岩不在家,他的家眷自然成了太平军要挟的筹码。

    这时又有流言四起,说胡雪岩无奈投靠了太平军,这对胡雪岩而言无疑是一个致命的打击。此时如果硬是找官府澄清,那家眷的生命就会受到太平军的威胁。可如果顺应太平军,为太平军出钱出力,胡雪岩一家又会面临朝廷的压力。

    所谓变通,一变则通。胡雪岩
>>>点击查看《做人曾国藩,做事胡雪岩》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