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 页 > 历史小说 > 三国志之辅佐刘备 > 三国志之辅佐刘备目录 > 第三卷 荆襄霸业 第二百五十九章 百年之计(第1页/共4页)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收藏本页

三国志之辅佐刘备 第三卷 荆襄霸业 第二百五十九章 百年之计(第1页/共4页)


****3*6*0**小**说**阅**读**网**欢**迎**您****

请用户自行鉴定本站广告的真实性及其合法性,本站对于广告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

    巴蜀之地原就富饶肥沃,加上秦岭的保障,使得气候温暖潮湿,粮食生产丰富且多样化,有米、麦、棉花、油料、麻类、茶叶、烤烟及各种水果,同时蕴藏许多天然资源,如可燃的石脂水(石油),贵比黄金的井盐,还有煤炭、铁矿、铜矿、硫矿、明矾等,都有待开发出产。此外还有桐油、生漆、竹器、木雕、酒类、药材及蘑菇等,更有闻名天下的蜀锦。

    只要政治稳定清明,要使境内数百万人达到丰衣足食根本不是难事;即使在刘焉父子统治时,这里的士族大户锦衣玉食的程度,比起江东六大家毫无逊色,其富裕可知一斑。

    不过贫富相差太过悬殊,吏治情形普遍不佳,官商勾结相当严重,使一般中下阶层的百姓,无不渴望明主清官当政。刘备的入主,带给他们相当的期待。

    起初为了安定政局,陆羽等还不敢作太大的更动;而不过年余,就爆发了大会战,百姓未先感受到德治,先感受到税课与劳役之苦,不免心存怏怏。大战既已结束,百姓的这些情绪自得顾及,否则外战刚平,内忧再生,实大害於统一之业。

    在大战期间,除了糜、甄、秦三大家,蜀中愿意出钱出力的士族,除了已为官者,大都采观望态度,造成刘备军心理与後勤上相当的负担,甚至在秦家全力支持後,还想乘乱发“国难财”。

    所以在会战结束後,陆羽等人也毫不客气的主导改革,一面对这班士族富家等既得利益者开刀,软硬兼施的逼他们把财富一一吐出来,均沾给百姓。不过为使这班人不致勾结一致,引发骚动,陆羽等人还是用循序渐进的方式为之,间或采行一些让他们彼此相争互夺的措施,以分化他们的力量。反正这班人既饱暖惯了,不免有一些不法犯行,要整治他们还是容易的。

    陆羽的构想是成立“民众会”,以郡县为单位,由各乡里民众推举出数名耆老贤达组成,功能是对官员施政作评议,对争议的诉讼案件提异议,对朝廷的施政作具体建议等。

    既然是由民众推举,自然要办理类似“无记名投票”的方式,否则又可能沦为沽名钓誉者的捷径或遭豪门把持。为此三大军师设计出一套方式,让真正的贤能者被选出来,领导“民众会”。

    “民众会”受到中央的充分尊重,可直接对地方官员的廉能和施政提出异议;当然说到“建议”就是“建议”,至於接受与否在於中央。不过除非遭弹劾者能提出充分证明,但也不免会被调职,否则容易引发冲突。

    这样一来,就让民意有充分上达的管道,同时在治理上符合照顾到大多数人的利益,对於稳定政局助益很大;又能除去社会阶层带来的不公,削弱世族豪门的势力,使社会风气趋於平和。

    不过既得利益的世族大姓,久居社会上层,直接间接都把持了政治局面,习於高人一等,此时受到冲击,也并非都愚昧到不晓得要互利共生,亟谋反制之道。

    如果要把他们对政治的影响力降到最低,根本的解决之道,还是培养人才取代。

    这时书院和武院的重要性,便显露出来。

    当初成立书院和武院,陆羽的目的主要的不是普及教育,而是拔擢人才。

    历史上许多人才,都是出身寒微;他们固然勤奋苦学,但真要论起他们成功的原因,往往是令人感到些许悲凉的“运气”--运气好的得到朝廷青睐,一举成名;但却有更多运气不好的人,满腹经纶才学,胸怀鸿鹄之志,却“牛骥同一皂,鸡栖凤凰食”。

    以名相吕蒙正为例,若不是生在科举时代的宋代,有机会靠考试得到拔擢,而是活在世族政治的汉代,恐怕也只能困厄一生,抑郁以终了。

    陆羽提出的普及书院教育构想,是在各县设立县学,让十岁以下的孩童可以就读,一切生活费和学杂费都由政府支给,只有书籍费用由自家承担;就学三年後考试,取成绩优秀者入郡学就读,同样三年一试,再择优秀者按专长、兴趣进入各州书院或武院进一步学习,考试毕业後,便可在各州担任中下级官员和军中职务。

    当然更为优秀者,就被选入长安的中央书院和武院深造,合格毕业後即可担任中上级官员或军中将校。

    为了尽量避免人才被埋没,虽然经费拮据,陆羽仍要求各级学院,凡有资质特佳却家境清寒者,准予一切免费;甚者可由地方耆老作保,开具证明,提供清寒救济,让这样的人不致因家累而辍学。

    这一措施不仅嘉惠许多濒临贫困的家庭,带给他们对下一代的期望,也勃兴了求学、习技的风气,为日後帝国垂三百年之盛世,提供了最佳的後盾和稳定的基础。

    另外陆羽还开创了风气--成立女子书院。本来这只有在荆州书院施行,主要对象是各官员的女眷。现在鉴於人力不足,且各面都需要人才,有时一些较细致的工作,由女子担任更方便。尤其在战乱之世,女子的比例高於男子,如果还不善用,死守古人教条,对陆羽来说那就真的是笨到家了。

    在陆羽的主导下,先在各州大郡成立专门的女子书院,培养女子识字及专门的技能,诸如护理、纺织、
>>>点击查看《三国志之辅佐刘备》最新章节